重慶城口自然地理

時間:2022-04-26  來源:城口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作者:cqw.cc 我要糾錯


城口自然地理

一、地層


  城口位于大巴山南麓,屬大巴山弧形斷褶帶的南緣部分,由一系列西北至東西走向的雁列式褶皺和沖斷層組成。褶皺緊密,斷層密集。巖層走向為北西至南東向,并向南弧形凸出。境內計有第四系、三迭系、二迭系、志留系、奧陶系、寒武系、震旦系7個第,37個組、群的地層。最新地層為第四系的新沖積,最老地層為震旦系南沱組或躍嶺河群。分布面積以寒武系地層最廣,其次是三迭系地層。

 

  城口地跨秦嶺、揚子兩個一級地層單元,以高觀寺一鐘寶巨型沖斷為界,其北為陜南秦嶺地層分區,出露震旦系下統到志留系的一套輕度變質巖層,并伴隨火成巖活動。其南為川東一鄂西地層分區,出露自震旦系以后除泥盆、石炭、侏羅、白堊、第三系以外的各時代沉積蓋層。    
  縣境內出露地層,均具蓋層性質,下部為震旦系火山碎屑巖或冰磧碎屑巖建造,厚度大于1600—4000米:中部為震旦系上統至三迭系嘉陵江組的海相沉積,厚度為5841— 6141米:上部為陸相河湖相沉積,厚度大于648米。
  震旦系沿高觀寺一鐘寶沖斷層北側分布。底界被該斷層切割,出露不全。頂部與寒武系“魯家坪組”呈整合接觸,分為上、下兩統,下統為南沱組,分上、中、下三部,上部為灰、灰綠、紫紅色凝灰質砂巖夾同色頁巖;中部為灰綠、紫紅色塊狀含凝灰質礫巖,下部為塊狀凝灰巖,凝灰質砂巖夾頁巖。上統分為燈影組和陡山沱組。其中燈影組上部為薄層渣質巖夾白云巖,石煤;下部為薄層灰巖夾泥質,白云質灰巖,具馬尾絲狀碎裂構造。陡山沱組上部為淺灰色中厚層白云巖;底部多為薄層泥質含錳白云巖夾鈣質頁巖,菱錳礦、磷塊巖;中下部為灰巖質頁巖、頁巖夾白云巖、泥質長面石英砂巖,白云巖砂巖中含黃鐵礦條帶及結核。
  寒武系為境內出露最多,分布最廣的地層。伴隨震旦系分布,以主產石煤為特征,分三統,6個組,厚1800米。主要分布在木坪河一銅罐溝斷層和高觀一鐘寶沖斷之間,呈向南西突出的弧形帚狀展布,延長近150公里。其下統分為石龍洞組、天河板組、石牌組、水井沱組。其中石龍洞組上部為深灰色白云巖,下部為灰黑色豹斑狀灰巖,白云質灰巖;天河板組為灰色薄層灰巖夾紫、灰綠色頁巖及磷狀、豆狀藻灰巖;石牌組頂部為紫色頁巖,中下部為灰色薄一中層泥質石英砂巖夾紫色頁巖和一層20米厚的豹斑狀灰巖,厚132——160米;水井沱組上部為淺灰色鮞狀灰巖,結晶灰巖,中部為薄層砂巖,常相變成砂質頁巖,下部為巖質頁巖、灰質頁巖,局部夾石煤透鏡體。
  中統——覃家廟群為磚紅色白云質泥巖,泥質白云巖夾淺灰黃色白云巖及綠色泥巖。厚 226米。
  上統——三游洞群上部為厚層白云巖夾層間礫巖,下部為灰巖與白云質灰巖互層,厚 254——280米。
  二迭系廣泛出露于坪壩——銅罐溝沖斷南側的弧形褶皺帶中,為境內煤、黃鐵礦、鐵礦、高嶺土等礦產的主要產出層位。二迭系地層分2統5組,上、下統間呈假整合接觸。與上覆三迭系下統大冶組和同下伏志留系中統徐家壩群間均呈假整合接觸。其中下統分茅口組、棲霞組、銅礦溪組。茅口組為灰色厚層灰巖,顏色由上到下逐漸變深,質純,為優質石灰巖。棲霞組為灰、深灰一黑色厚層——塊狀灰巖。銅礦溪組為鋁土巖、碳質頁巖夾煤、黃鐵礦、赤鐵礦。
  上統又名樂平統,分為大隆,吳家坪兩個組,大隆組為黑色碳質頁巖夾透鏡狀灰巖。吳家坪組又分吳家坪段、王坡段兩個段。吳家坪段為灰、深灰色中一厚層火燧石條帶及團塊灰巖;王坡段上部為碳質頁巖和煤層,下部為含黃鐵礦粘土巖。
  三迭系主要分布在坪壩一銅罐溝巨型沖斷以南的廣大區域,分3統4個組。其中,下統分為嘉陵江和大冶兩個組。嘉陵江組又分四個巖性段,二四段為塊狀礫巖、白云巖、夾灰巖、產優質白云巖,石膏及鹵水;一三段為薄至中層灰巖、泥質灰巖、頁巖。厚407—— 647米。大冶組分東北和西南兩個沉積區。
  縣境內大部分為東北區,僅八臺、咸宜一線以南為西南區。西南區上部為灰色泥灰巖與紫紅色泥灰質白云巖、白云質砂質頁巖不等厚互層。下部為泥灰巖、灰巖、夾白質灰巖,白云巖及紫紅色泥質白云巖。
  東北區上部為厚層灰巖,鮞狀灰巖及白云巖,局部上覆紫紅色頁狀泥質白云巖。中、下部以薄層灰巖為主,夾條帶狀,蠕蟲狀泥質灰巖及厚層蛹狀灰巖。底部常為黃綠色沙質頁巖,厚251——656米。
  上統——須家河組缺失上段,下段為淺灰色厚塊狀細粒含礫巖屑石英砂巖,巖屑砂巖及粉砂巖,碳質頁巖夾菱鐵礦及煤層組成4個韻律,韻律底部偶見礫巖透鏡體,厚 160——420米。    
  奧陶系,第四系,志留系在境內均為零星分布。奧陶系沿弧形褶曲之背斜核部或斷錯翼出露。第四系分布在山坡和山間谷地。主要為殘坡、積物兩種類型。沿山坡,山谷呈斷續條形分布,其中碳酸鹽巖坡積物常膠結成第四系礫巖,坡積物逐漸向洪積及沖積物過渡,常由亞粘土和砂質粘土組成。    
  地層分布以旗桿山為界。旗桿山以南的前河區域地層較年輕,地形倒置。向斜(三迭系)成山,背斜(志留系)成谷,旗桿山以北的仁河區域地層較為古老。主要由寒武系震旦系地層組成,寒武系地層受斷層的嚴重破壞和干擾,地層分布凌亂,第四系沖積層多分布于仁河、前河兩岸。

二、地質構造


  自加里東運動以后,大巴山地就開始出現隆起和凹陷。海西運動褶皺范圍向南擴大,印支運動又繼續隆起,凹陷和褶皺燕山運動使大巴山受到強烈的抬升和隆起,同時受米倉山、漢中地塊和神農架地塊的阻擋,形成了大巴山弧形褶皺帶。
  城口地置大巴山弧形褶皺帶,地質構造多復式背(向)斜和穹隆構造,巖層傾角多為50一70°。境內斷裂十分發育,尤以仁河流域斷裂最為發育。多數斷裂與巖層走向基本一致。其中最長的斷裂帶是高望巨型沖斷層,由萬源北部的田壩,經黃溪到高望,走向為北西一南東向,全長120公里。全縣分為3個地質構造帶,(一)北大巴山西北向構造帶,包括嵐溪一東安復式褶皺帶,大店子一油房溝沖斷層:(二)高觀寺一鐘寶巨型弧形沖斷構造帶:(三)南大巴山帚狀構造帶。    
  北大巴山北西向構造帶主要分布在大巴山主峰兩側的川陜鄂三省交界范圍內。出露震旦系下統火山碎屑巖建造及上覆下古生代的硅質巖、碳酸鹽巖,泥頁巖海相沉積,呈北310°方向緊密線型展布,并伴有中基性、堿性侵入活動。巖石普遍變質。主要構造成份以一系列緊密線型褶曲和斜沖斷層組成,呈北西一南東向延伸。南緣受高觀--鐘寶巨型沖斷阻隔,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嵐溪一東安復式褶皺帶和大店子一油房溝沖斷層屬北大巴山北西向構造帶。    
  高觀寺一鐘寶巨型弧形沖斷構造帶分割了秦嶺褶皺系和揚子地臺,東西延長近1000 公里。斷層線向南凸出,呈弧形。斷層帶內有強烈的糜棱巖化帶。破碎帶內可見被擠壓成的長條狀、扁豆狀、眼球狀火山巖和沉積巖的碎塊,沿斷裂帶有輝綠巖浸入。
  南大巴山帚狀構造帶由一系列弧形沖斷和線形褶曲組成。整個弧形外緣向南西略凸出。南界在萬源縣固軍、渡口、紅花一線。    
  整個弧形構造受旋扭作用造成。在應力作用下,弧形外旋層作順時針方向扭動,形成巨大的弧形壓扭性沖斷及北東扭裂面。縣境內屬弧形構造的形跡由北到南有;縣城--高燕復向斜;坪壩--覃家河沖斷背斜;烏龜石復向斜;瓢兒嶺--長巖千沖斷背斜;金子山--高家臺沖斷;康家坪——銅罐溝沖斷背斜;旗桿山向斜;廟壩——桐油壩沖斷復背斜;梆梆梁--貓兒背復向斜;團城--雙河背斜;明通--咸宜沖斷復背斜;八臺山--大寧廠向斜。
  縣境內北大巴山下古生代凹陷,多聚集鈾、鉬、釩、磷、石煤、硅質巖、碳硅質巖海相沉積建造。南大巴山下古生代拗陷及邊緣成鹽海盆,下部為陸源碳酸鹽含錳、磷建造;中部為含鈾、鉬、釩黑色巖建造;上部為海相含鹽建造。  


 

三、 礦  藏


  城口礦藏資源豐富。到1990年底,已發現的礦藏有鐵、錳、鋇、釩、鉛鋅、鍺、鎵、鈾伴生元素礦產、煤、白云巖、石灰巖、磷、硫、鹽、重晶石、重毒石、石棉、石膏、石英砂石、高嶺土、大理石、輝綠巖鑄石、含硫石質瀝青、古生物碎屑、灰巖等20多種礦產。

  鐵  礦:  境內鐵礦有赤鐵礦、菱鐵礦、褐鐵礦和含磷鈦磁鐵礦。礦藏成因多為沉積型,次為巖漿型和風化淋濾型。據地質勘查,沉積型赤鐵礦具有工業價值。礦床規模較大的有羅江鐵礦、羅江鵝項頸鐵礦,高燕木坪河鐵礦,雞鳴馬家坳、楊溪河鐵礦,咸宜雙橋、葛藤壩鐵礦。其中羅江礦區由4個礦體組成,平均厚0.4—1,2米,最厚1.3米,礦體長均為600—2800米,呈層狀或透鏡體斷續延伸;礦物成份以赤鐵礦為主,次為褐鐵礦、鐵綠泥石、泥質等。礦石品位一般含量為23—37%,最高達40.53%。地質儲量 177.4萬噸,為小型鐵礦床。
  羅江鵝項頸赤鐵礦分布于羅江鄉鵝項頸——棒溪河一帶。產于羅江背斜南西翼二迭系下統銅礦溪組上部。礦體長3000米,平均厚2.5米。地質儲量為262.5萬噸,為小型沉積鐵礦床。
  雞鳴馬家坳鐵礦分布于雞鳴鄉馬家坳一帶,產于二迭系下統銅礦溪組上部。礦體長 2800米,平均厚l米,地質儲量71.6萬噸。
  錳  礦:  境內錳礦沿仁河兩岸成帶狀分布。呈北西--南東向延伸,北西起于黃溪鄉劉家大梁,南東止于石坊鄉籽兒螃,東西長37公里,南北寬2—7公里。由兩個磷、錳礦區和兩個錳礦區構成城口錳、磷礦帶。由西向東為明月錳、磷礦區;高燕錳礦區;大渡溪磷、錳礦區,修齊(石坊)錳礦區。
  城口錳、磷礦層均產于震旦系上統陡山沱組頂部。頂板為灰色厚、中厚層泥質(或灰質)白云巖;底板為炭頁巖,砂質頁巖,夾粉砂巖。礦體呈層狀、似層狀產出。由于礦區地處四川臺地與秦嶺地槽間,屬大巴山斷裂帶中構造復雜,褶皺、斷裂交錯重復地段,礦體遭受強烈的后期構造破壞,礦體被分割成若干礦段。
  境內錳礦分為氧化礦石和原生礦石兩種類型。氧化礦分布在地表、氧化深度一般為。0--13米,最深達50一60米,約占總儲量的5%,其礦物成份主要為鈉水錳礦、恩蘇塔礦、錳恩蘇塔礦、鉀硬錳礦。原生錳礦分布在地層深部,約占總儲量的95%,礦物成份主要為菱錳礦、錳白云石。錳礦總儲量為2094萬噸,四川省儲藏委員會核準為1961萬口屯。
  鋇  礦:  城口鋇礦分布在巴山區的左嵐、新樅、高楠3個鄉。1972年經四川省205地質隊勘測,圈定礦體17個,地質儲量3887萬噸,為國內少有的特大型鋇礦床。礦體呈層狀、似層狀,產于震旦系上統燈影組的頂部。礦層系以碳酸鹽為主的沉積改造混合型鋇礦床。碳酸鹽鋇礦物(毒重石、鋇解石)與硫酸鹽鋇礦物(重晶石)共生,互為消長。其中2、3號礦體以重晶石為主,含少量毒重石和鋇解石;8、9、16、17號礦體以毒重石(鋇解石)為主,含少量重晶石;1、5、6、12—15號礦體以毒重石(鋇解石)為主,重晶石次之。高品位平均為69.03%,低品位平均為48.87%。一般品位平均為65%左右。碳酸鋇最高含量達89.97%。礦區西部礦體下部有一層平均厚度為0.32—2.05米的較富礦石。
  煤  礦 : 境內煤炭資源主產為南相區的了子口背斜、明通背斜、咸宜背斜的兩翼上,下二迭系煤系地層中的煙煤;次產為震旦系上統陡山沱組上部的巖煤,產于燈影組的石煤、產于寒武系水井沱組中的無煙煤和產于北相區中、下寒武系的石煤。據1983年萬縣區煤炭學會預測,縣境內上、下二迭系地層中煙煤總儲量為4.2億噸。其中儲量規模較大的有:巨馬坪煤礦、老君寨煤礦、董家坪煤礦、白柿坪煤礦、大河溝煤礦、高家灣煤礦、大范溪煤礦、大巖門煤礦、中梁子煤礦、陽河溪煤礦、天坑灣煤礦、大寒溪煤礦、九重巖煤礦、太平溪煤礦等14個礦區。    ,
  石灰巖:  石灰巖為縣境內覆蓋面最廣的巖層。分別產于震旦紀、寒武紀、奧陶紀、二迭紀和三迭紀。其中以二迭紀和三迭紀灰巖分布面積最大、質量最佳。產于二迭系地層中具有工業價值的石灰巖礦床主要分布在廟壩一桐油壩沖斷復背斜;團城一雙河背斜;明通一咸宜沖斷復背斜兩翼。呈北西一南東向分布。    
  有工業價值的石灰巖分為熔劑石灰巖和水泥原料用石灰巖兩類。熔劑石灰巖經采樣分析,為優質石灰巖,主產于二迭系茅口組上部,儲量巨大。水泥原料石灰巖主產于三迭系下統大冶組,分布在木瓜口--龍洞溝--新潭口一帶的大冶灰巖,厚達數十米。
  大理石:  大理石礦分布廣泛、品種繁多、儲量極豐富。主產于中奧陶統寶塔組、上奧陶統臨湘組、中志留統徐家壩群、下二迭棲霞組、下三迭統嘉陵江組。次產于寒武系白云巖與輝綠巖接觸帶及輝綠巖。
  縣境內大理石分為羅江崩溪河大理石礦、了子魚岔溪大理石礦、嵐溪巖大理石礦、沿河杏樹塘大理石礦、治坪觀音橋大理石礦、羅江大理石礦、了子磨槽灣大理石礦、白芷鄉天寶寨大理石礦等8個礦區。    
  黃鐵礦:  縣境內黃鐵礦多產于上二迭統吳家坪組底部,層位穩定,分布范圍廣泛,但品位低,多為Ⅲ級品礦石。典型礦床有廟壩煙洞子黃鐵礦和雙河大巖門黃鐵礦。其中雙河大巖門黃鐵礦主要選礦性能良好。分布于雙河鄉大巖門向斜兩翼,含礦層厚度大于2.5米。延伸數千米,總儲量817萬噸。
  石膏礦:  石膏礦主要分布在中溪鄉紅巖灣、明中鄉雙橋和長沙壩、燕麥鄉九個包、厚坪鄉老厚坪、沿河鄉城廣公路沿線。主產于下三迭統嘉陵江組上部,其次為中寒武統紅層中。    
  白云巖:  分布在坪壩龍洞溝、東安亢河一帶,主產于上震旦統燈影組下部和下三迭統嘉陵江組下部。儲量豐富,質量優良。其中坪壩龍洞溝礦床呈灰白色厚一巨厚層,糖粒狀結構。礦層下部含鎂2l%以上,上部含鎂18%以上,可提煉金屬鎂。

 

四、地形地貌


  城口屬米倉山、大巴山中山區,山脈受地質構造和巖性的控制,排列較為整齊。諸列山嶺均由北西向南東展布。由北而南順次為大巴山、牛心山、旗桿山、梆梆梁、八臺山五座大山。其間是海拔2000—2500米的群峰。中部旗桿山為南北水系的分水嶺。由于河谷相對高差高達1000米以上,谷坡陡峻,全縣地貌明顯形成四級夷千面,由北而南層層下降。分別有海拔2200--2400米、1800--2000米、1100--1400米及600--800米的河谷地帶四個級。海拔2300—2500米的頂夷平面分布較廣。從南西至北東,形成嶺谷相間,相對高差大。層狀地貌明顯,層狀結構為W型。旗桿山以南為熔蝕谷地和熔蝕洼地負地貌。仁河谷地3—4級階地普遍發育。    
  境內最高點光頭山,海拔2685.7米,最低點沿河鄉岔溪口海拔481.5米,全縣地勢南東偏高,北西偏低。
      城口地貌分低山河谷、中山和峰叢臺地三種類型。
  低山河谷:主要分布在仁河、前河、漢昌河、坪壩河兩岸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體下部,占全縣幅員面積54.66%。河谷底部由于水流的強烈侵蝕穿鑿成蛇曲狀的中谷和窄谷;兩岸谷坡多成“V”型。相對高度一般為500—1000米。沿河兩岸除峽谷外,大部分由軟巖層組成,南部以志留系砂頁巖為主,北部以震旦系南沱組及躍嶺河群和寒武系水井沱組泥質巖類為主。地形陡緩相間,間有數十畝至上百畝的沖積壩。
  中山,分布于海拔1500—2000米之間的地區,占全縣幅員面積42.36%。中山地區峰巒疊障,溝壑縱橫。南部地層以三迭系、二迭系、奧陶系、志留系徐家壩群為主,北部以寒武系、震旦系為主。    
  峰叢臺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山寬闊頂部。其地層為三迭系嘉陵江組和大冶組、寒武系八仙群、八卦廟群、毛壩關組。由于灰巖廣布,巖溶地貌發育,大片大片的峰叢臺地形成鮮明的地貌特點。代表地點為大巴山神田梁、梆梆梁、九重巖頂部。


 

五、山脈


  城口位于大巴山南翼,山脈走向受地質構造線方向的控制,大巴山、牛心山、旗桿山、梆梆梁、金字山、天子城山、八臺山、墨架山等橫跨縣境。境內山脈的高程從北向南逐漸降低。
  大巴山:從西北向東南延伸,經過縣境北部,長達150公里。是川、陜、鄂三省的界山。境內大巴山主峰東南有光頭山,北東有神田,北西有五個包,為縣境內3個最高點。大巴山主峰山體渾厚,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支脈山體狹長,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
  光頭山:位于縣境東南部,與巫溪毗鄰,大巴山主峰之一,距縣城.70公里,海拔 2685.7米,為全縣最高點。山頂光禿無樹,遂稱光頭山。    
  神田:位于城口北東,界連陜西省嵐皋縣,距縣城60公里,海拔2520米。大巴山主峰之一。山頂有“神田”、“花田”、“腰子田”3個天然水池,其中神田較大,寬數畝,且終年積水渾濁,傳說若投石入池便傾刻有雨,故名神田。
  五個包:位于縣境北西部,界連陜西紫陽、嵐皋兩縣,距縣城90公里,海拔2522米。其山以五個包故名,系境內大巴山主峰之一。
  牛心山:東起河魚,西至巴山,橫跨城口北部。海拔2431米,山頭狀如牛心,故名牛心山。
  旗桿山:橫跨縣域中部,是南北水系的分水嶺,海拔2411.9米。山上有一石高數丈,名旗桿石,山亦因此故名。

六、水系

 一、地表水
  城口地表水系發育,河網密布。所有河流都屬長江水系。北部為漢江流域的仁河水系,南部為嘉陵江流域的前河水系。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3條,50—100千方公里的6條,10—50平方公里的26條。仁河、前河為境內兩條主要河流。

  仁河:由亢河、黃溪河、石溪河、嵐溪河、菜子壩河、龍潭河、坪壩河、岔溪河、左岸河等9條小河匯聚而成。建廳以前稱九江,設廳后改稱城口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更名仁河。仁河源于東安鄉與陜西交界的老鴉鋪七星洞,流經高望、修齊、新城、巴山4個區、9個鄉,至岔溪口交萬源縣東界,經萬源、紫陽,注入漢水。流向為東南一西北向。縣境內長128公里,流域面積2360.74平方公里。年均流量為63.4立方米/秒。河床平均寬150米,河床比降為9.7‰。境內除高望至縣城段可通木船外,其余河段皆因灘陡,亂石多,無航運價值。
  前河:城口廳志載名漢昌河,源于光頭山。流經明中、桃園、了子、明通,途經宣漢、達縣匯入渠江。境內上游為蒙蒙溪河,中游為了子河,至明通大塘口始稱前河。漢昌河、周溪河兩條支流相繼匯合。縣內流程62公里,流域面積927.86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22.4立方米/秒。河床平均寬度為100米,為城口第二大河流。
  前河多魚泉,了子口以下可通木船至宣漢。
   二、地下水
  城口地下水主要以巖溶水的形式在地下深處運動,資源總量為6.22億立方米,占境內水資源總量的20%。
  縣境內地下水有孔隙水,變質巖裂隙水和碳酸鹽巖裂隙溶洞水,其中以碳酸鹽巖裂隙溶洞水為主。溶洞水以溶蝕管道,溶洞儲集為主,呈層狀和脈狀埋藏在地下50一1500米之間,循環途徑長,地下泉水多在橫向河谷處或兩種不同巖性的接觸面最大,相對高度高出地面流出。仁河流域中泉水流量大于10升/秒的泉點達40多個,其中白水洞年均流量為510升/秒。前河流域中的小橋溝電站,所引用的泉水流量高達2750升/秒。大量的地下泉水補給,使境內河流流量比較穩定。

 

七、氣候

  一、區 系
      城口屬四川盆地北亞熱帶山地氣候,系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由于山高谷深,高差大,具有山區立體氣候的特征。主要氣候特點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較足,四季分明,冬長夏短。春季氣溫回升快,但不穩定,常有“倒春寒”天氣出現;夏季降水集中,七、八月多干旱,伏前、伏后多洪澇;秋季降溫快,多連陰雨天氣;冬季時間較長、氣溫低。常年平均氣溫13.8℃。年際變化比較穩定。年均最高氣溫14.5℃,最低氣溫為 13.0℃。平均無霜期234天,年均降雨日166天,常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534小時;年均降水量1261.4毫米,降水趨勢由西南向東北漸少,年均風速為0.2米/秒,風向多為西南風。    
  城口地處大巴山,海拔高差大,不同的地理位置對氣候有一定的影響。春、夏隨山體高度的增加而推遲,秋冬則隨著山體增高而相應提前和延長。低、中山地區氣候條件較好。在海拔高度相同的情況下,城口境內最南地區比最北地區年平均氣溫要高1度左右。南部地區降雨量比北部地區偏多。

       二、溫度
   城口常年平均氣溫為13.8℃。最高年14.5℃,出現在1966年,最低年13℃,出現在1974年。一年中,7月平均氣溫最高,多年平均值為24.8℃;1月平均氣溫最低,常年平均值為2.4℃,年較差為22.4℃。4--10月的月平均氣溫高于年均氣溫值,11月至次年3月的月均氣溫低于年均氣溫值。春、秋兩季的氣溫非常接近,春季升溫快,秋季降溫也快。夏季和冬季氣溫的月際變化較小。縣境內的氣溫日較差較大,常年平均為 9.6℃,月平均最大為11.3℃,出現在8月,最小為7.9℃,出現在12月。
  據縣氣象資料載,1958一1980年的23年中,極端最高氣溫為38.9℃,出現在1959年7月13日;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3.2℃,其余年份極端最高氣溫都在36℃左右,多出現在7、8月份。極端最低氣溫在零下6℃左右,多出現在l、2月份。年平均初霜期為 11月10日,最早為10月22日,最晚為12月2日;年平均終霜期為3月19日,最早為 2月21日,最晚為4月14日;年均無霜期為234天,最長為274天,出現在1975年,最短為193天,出現在1980年。

      三、降水
  城口地處四川四大暴雨區之一的大巴山暴雨區,雨量充沛,六、七、八月活動在長江流域的極鋒帶。逐步從東南向西北推進,成為大巴山區的暴雨期。九月,當極鋒南旋時,因受山脈阻攔,西南暖氣流尚未退完,使極鋒有時呈靜止狀態,形成連綿不斷的陰雨。據縣氣象站1957~1980年觀測統計,≥0.lmm的年均降水日數為166天。最多為196天,出現在1974年;最少為134天,出現在1966年。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261.4mm,最多年份達1755.8mm,出現在1963年,最少年份為829.2mm,出現在1966年,一年中以五月降雨日數最多,為18天,1月和12月最少,平均為9天。
  城口降水量受季節影響,降水變化很大。11月至次年4月的降水量為285.4mm,占年總降水量的22.6%。5—10月降水量達976mm,占全年總降水量的77.4%。一年中,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的汛期,降水量為857.1mm,占年總降水量的68%。7、8月份,降水主要集中于伏前伏后,多暴雨洪澇,伏中高溫少雨,易形成干旱,9月份降水量最多,常年平均為210mm,1月最少,為14.7mm。城口降雨總的特征是:雨量集中、旱、澇交錯,伏天多旱,秋天多雨。
  境內地形復雜,下墊面對降水量有一定影響,不同區域的降水量分布亦不均勻,總的趨勢是由西南向東北雨量逐漸減少,位于縣南的咸宜鄉,年降水量為1450mm,偏北的箭嶺鄉,年降雨量為1171.1mm。 

      四、日照
  城口位于大巴山南麓,地形對光照影響較大,南坡日照較好,北坡較差。常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534.1小時,最多年達1749.7小時,出現在1978年,最少為1290.7小時,出現在1964年。一年中6--8月的日照時數最多,其中又以8月份的月平均日照時數最多,平均為206.6小時,2月最少,平均為79.2小時。
  據《城口縣農業區劃資料》載,城口常年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為35%,最高年達40%,出現在1978年,最低年為29%,出現在1960年、1964年、1980年的三年中,一年中各月日照百分率以7、8月為最多,為46%,2月和11月最低,月平均為27%。
  城口年平均總太陽輻射為91903.6卡/cm,年總生理輻射為45032.8卡/cm。月總輻射的最大值出現在8月,太陽輻射為12652.2卡/cm,生理輻射為6199.6卡/cm,4— 8月的太陽總輻射為53543.6卡/cm,生理輻射為26236.4卡/cm,分別占年總輻射量的 58%,其中7、8兩月的總輻射為25053.3卡/cm,生理輻射量為12276.1卡/cm,占年總輻射量的27%。

標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無相關信息

幣安app官網下載 幣安app官網下載 幣安app官網下載

關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 幫助中心 | 友情鏈接 |

Copyright © 2024 cq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重慶網 版權所有
ICP備06013414號-3   公網安備 42010502001035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色天香社区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扒开双腿猛进入免费视频黄| 从镜子里看我怎么c你的阅读视频| 青青青手机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天天看天天爽天天摸天天添|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美女被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麻豆影视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亚州春色校园另类| 白丝女班长被弄得娇喘不停|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永久| 日韩污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电影二| 内射少妇一区27P| 黑人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 夜色资源站www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 | 国产私人尤物无码不卡| а√在线地址最新版| 日韩午夜免费论理电影网|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野花香高清在线观看视频播放免费| 在丈夫面前被侵犯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免费| 欧美另类69xxxxxhd|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观看| 国产爆乳无码一区二区麻豆| 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 日日摸日日碰人妻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